• 1473阅读
  • 0回复

史蒂芬 . 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复制链接] [手机版]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莘祺家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2:51:18 星期四
我曾经为自己定下许多目标,也都一一达成。我的事业十分成功,却牺牲了个人与家庭的幸福,这值得吗? "" 我要做的事太多了,时间总是不用,每天都觉得很紧张,匆匆忙忙,我无法过着理想中既充实又自在的生活,而且别无选择…… "" 我拥有财富盒成就感,可失去了内心的平静…" 这无疑是诸多成功人士的生活写照。 史蒂芬 . 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告诉我们:仅仅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一半,惟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作者倡导有识之士应告别旧习惯: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但要做到卓越不能只是单一行动,而是要靠良好的习惯。要提升自我,赢得革命性的效果,必须从观念着手,暂时牺牲眼前的安适与利益,树立克服惯性的观念,并且 " 由内而外全面的造就自己 " 。可以说,观念是态度与行为的根本,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

杀鸡取卵到何时?

《伊索寓言》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很穷的农夫在鸡窝里发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鸡蛋,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这个蛋是纯金的。这之后,农夫每天都从鸡窝里拿到一个金蛋,然而当他日益富有的时候,他也越来越贪婪,以至没有耐心等待每天只有一个金蛋,他想一次拿到鸡身体里的所有金子,于是他杀了这只鸡,但结果什么都没得到。在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中,常常有象愚蠢的农夫那样以牺牲产能(鸡)的代价来提高产出(金蛋)的事,我们往往更关心的是效率而不是效能,为了提高效率而忽视效能,这使我们破坏了取得成果的能力,而惟有产出与产能取得平衡,才能达到卓越的效能。日常生活中,足以印证这个道理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曾经想多做点事而彻夜不眠,结果弄的精疲力竭,身体不适,但倘若是好好睡一觉,第二天则可以精力充沛地做更多的事。产出与产能平衡是效率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淮,也是成功者七个习惯的基础。

习惯一:别指望着谁能推着你走

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目标的原则。我们常说, " 我不会……因为遗传…… " 、 " 我迟到,因为…… " 、 " 我的计划没完成,因为…… " 等等,我们总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满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正是人能主动积极地创造、实现梦想,来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自主选择应对外界环境的态度和方法;他们致力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和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能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注范围和影响范围。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 " 选择的自由 " 。我们虽然不能控制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客观现实做何种反应。积极的涵义不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并且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习惯二:忠诚与自己的人生计划

我们经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的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 " 以终为始 " 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将这个书面计划称之为 " 使命宣言 " 。 任何一个存在的社会组织都需要 " 使命宣言 " ,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也不例外。 " 使命宣言 " 需要阶段性的评估以及持续修正和改良。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为什么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确定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习惯三:选择不做什么更难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觉得有价值,并对你的生命有价值、最高目标具有贡献的事情;要少做紧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解决的事,消防队的最大贡献应是做好放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处救火。因此 " 要事第一 " 是自我管理的原则。有效能的人只会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点管理。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他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左右。要想集中精力于当前的要务,就必须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牵绊,要勇于说 " 不 " 。

习惯四:远离角斗场的时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 " 双赢思维 " 成为人际关系的原则。我从小就参加各种比赛、考试,培养了一种你赢我输、你死我活的竞争心态。试想一下,谁又甘心在竞赛中认输呢?树立双赢思维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寻求互利,以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并致力与合作的协议计划。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和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于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

习惯五:换位思考的沟通

如果一位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镜让病人试戴,其理由是: " 我已经戴了十多年,效果很好,就给你吧,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 " 那么,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如果医生还说: " 我戴的很好,你再试试,别心慌。 " 在病人看到了东西都别扭的同时,医生还反复说: " 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到。 " 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我们常说:遇事要将心比心。因此, " 知己知彼 " 是交流的原则。医生尚未诊断就开处方,谁敢领教?但与人沟通时,我们常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妄下断语的毛病。因此,必须强调: " 了解他人 " 与 " 表达自我 " 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才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要改变匆匆忙忙去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倾向。要培养设身处地的 " 换位 " 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习惯六: 1+1 可以大于 2

统合综效是对付阻碍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利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则消极、不合逻辑、情绪化和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弹簧施加作用力,结果还是要反弹。如果将双赢思维、换位沟通与统合综效原则整合,不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 统合综效 " 就是创造性合作原则。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许多自然现象显示,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会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更为茂盛;两块砖头所承受的力量大于单独承受力的总和。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但也有例外。只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

习惯七:过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基础。所以,有规律地锻炼身心将使我们能接受更大的挑战,静思内省将使人的直觉变的越来越敏感。当我们平衡地在这两方面改善时,则加强了所有习惯的效能。这样我们将成长、变化并最终走向成功。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以上这 7 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前三个习惯在于我们本身,确立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着重于如何进行个人修炼,由依赖转向独立,实现 " 个人成功 " ;第四、五、六个习惯,即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都将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前六个,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通过培养这些习惯,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变革,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尊重每位祺师,做有价值的祺文化社区!欢迎光临,并感谢您的支持与陪伴!
我希望能通过这个论坛让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关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不要等到有一天失去后才知道没有好好的珍惜,才知道
拥有的珍贵!亲爱的们,如果你懂得,请把这份关爱传递,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接力当中,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洋溢着爱的温馨!

我们应该知道:岁月如梭!其实生命,是很短暂,也是很脆弱的东西…… 设置自己的帖子签名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