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首先
总之,因为旅行社,
他阴差阳错地就到了中国西安,
本是一场短暂的途径之旅,
可他却怎么也没有料到,
此后的12年,
中国成了他离不开的地方,
而改变他的人,
居然是一个街头乞讨的老太太。
当他路过西安的钟楼时,
他看到有许许多多,
乞讨的老人、小孩、残疾人。
“老外老外,给我钱,给我钱。”
突然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
端着一个缺了口的碗朝他走过来,
可他始终没有施舍,
但老人苦苦哀求的眼神,
让他内疚得整夜都睡不好。
第二天,他沿街找到这位老人,
提出请她吃饭,但被拒绝了。
老太太对于眼前这位老外,
不同旁人的举止疑虑重重,
作为一个外国人,
如何让中国人接受自己的善意?
开办慈善机构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他立刻决定留下来,
为这些无家可归者提供免费的饮食。
好不容易,他终于找到一座每周末,
都会给流浪汉发东西的教堂。
自此以后,他坚持每周日,
在教堂外发包子。
他看到这些流落街头的中国人接过包子时,
绽放出了感动而满足的笑容的那一刻,
他的心也彻底融化了,
他再次暗暗下定决心:
这里需要我,
我这一辈子就认定这里了!
虽然他不想离开,
可因为他外国人的身份,
不断地有人质疑他别有用心。
人们都觉得他不可能这样傻,
相关部门马上把他找去谈话:
“发包子钱从哪来,背后有没有人”
“你来中国有什么目的?”
他用蹩脚的汉语告诉对方,自己是朋友,
不是奸细,也不是为了名声,
可还是无济于事。
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
为图清净,他在终南山租了一个单间,
租约20年,他做好了长居中国的准备,
结果还没住半年,
他就又被有关部门叫去谈话了:
“你在山里做什么?”
“你究竟为什么来中国?”
“你是不是间谍?”……
不论他怎么解释,
他还是被告知不能再回山中居住,
还好有一个朋友援助他,
给了他一间旧房子让他免费住。
他这才安定了下来。
他曾想给自己改个中文名,
有朋友建议他用“黄河”做名字,
他马上说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我怎么配的上呢。
后来他却把“黄河”这个神圣的名字,
给了自己在西安所创建的慈善厨房,
黄河慈善厨房,
就这样中国第一个慈善厨房,
在他手下应运而生了。
他希望借着这个厨房,
来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中国人,
同时也给他们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在设计的慈善厨房标志中,
一颗石子投入水中,
把爱的涟漪向周边扩延,
这个标志也标志着他的人生理想。
之后他无论刮风下雨的每一天,
他都坚持给流浪人士派发食物,
除了包子,
他还会发稀饭、菜汤、炒米饭,
水果......
并且保证流浪人士都能够吃饱。”